让数学练习课别样精彩
——鼎泰实验小学研训小组教学研讨活动报道
由于疫情期间学生在家已上过网课,返校复学后教师更多的是上练习课,为了让数学教师更好的把握练习课,南京市江北新区鼎泰实验小学数学组组织了学习特级教师华应龙的《圆的面积练习课》论文活动。
活动伊始,数学组组长王俊玲老师为研训小组的每位成员打印了相关论文,老师们利用两周的时间认真研读了论文。7月17日下午,研训小组的老师们在数学组办公室召开了学习交流会。
龚娟老师率先发言,她首先提了一个问题:练习课,仅仅是做练习题吗?新手教师刚刚走上教学讲台时,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教,练习课上逐题讲解,殊不知学生听之乏味,不听者甚多。她认为,我们应该向大师学习,在练习课的设计上应体现“板块化”的思想。将一类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综合练习。
谢羽菲老师颇有感触地说道:“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在执教一节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强如华老师,在上一节课之前都要反思斟酌,而反观自己,又做到了哪一步呢?平常备课是否进行了深思呢?如果老师都没有对本节课背后的内容进行深思,我们还能要求学生具备数学思维吗?
“华老师充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问:真的吗?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巡视的过程中,他也只是静静的观察学生的答题过程,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下,孩子的思维能够充分打开,创造出更多的奇迹,”王俊玲老师反思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少说话,多看多听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有所发展。”
“华老师上这节课的初衷就是想培养学生的‘化错思维模式’,而他在开发这节课的过程中,也在应用这种模式不断的思考、质疑和推翻,如此反复的切磋琢磨,才使得这堂课趋于完善。”王苗苗老师说,“所以要教会学生什么本领,教师本人必须先掌握这种本领并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本次活动,研训小组的每一位老师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和思考,并撰写了学习心得,明确了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方向,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
(供稿:王苗苗 供图:王俊玲 审核:汪源源 推送: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