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鼎泰实验小学毕业班专项思政课
为切实加强毕业生理想信念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7月13日下午,南京市江北新区鼎泰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汪长兴为学生讲授毕业思政课《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通过离校前最后一堂思政课堂引导学生立鸿鹄志、怀报国心、做奋斗者、成时代人。
一、中华文化的特性是什么?
汪书记认为中华文化的特性也就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即社会层面的礼仪之道,人格层面的君子之道,行为层面的中庸之道。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礼仪之道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半强制化的约束。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之道包括很多内容,孝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谈到君子之道,他说《论语》中虽然没有给出关于君子的定义,却通过大量与小人的对比,来突出描绘君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
而中庸之道的反面是极端主义,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恐怖主义的根源其实就是极端主义。
历史的长河中,多少曾经灿烂辉煌的文明都陨落了,而中华文化一直传承了五千多年,这足以让我们相信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非比寻常的过人之处,我们应当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
二、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文明?
汪书记解释到大概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赖仗于地理环境的阻隔,避开了古文明之间的互征互毁;二是赖仗于文明的体量,避免了小体量文明的互相吞食,也避免了自身枯窘;三是赖仗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四是赖仗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五是仗于科举制度,既避免了社会失序,又避免了文化失忆。
最后,汪书记勉励即将毕业的孩子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一切精神力量的源泉,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石。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为了自己更光明的前途,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加油吧少年!
供稿:王苗苗 供图:王苗苗 审核:汪源源 推送: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