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的错误 学生的再“生长”
----鼎泰实小开展“改变学生对错误的认知,促进成长型思维教学”数学教研活动
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错误认知观,打造鼎泰实小数学教学新特色,根据江北新区教研员林长龙部长在疫情期间发布的重点研究的几个课题,我校选择了《重塑学生对错误的认知》这个课题,借此引导学生从正面的角度看待错误和失败,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乐于挑战和探索的精神。6月11日,我校邀请数学特级教师李延江现场指导《有益的错误》主题数学教研活动。
在活动中,首先分别由我校青年教师龚娟、王俊玲执教《有益的错误》。龚娟教师执教关于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点的错误,通过学生对错误的分析,从根本上理解什么题型求最大公因数,什么题型求最小公倍数。王俊玲教师执教六年级关于圆柱的侧面积推导公式和表面积增加或者减少问题的错误,通过学生自己讲解自己错误的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错误,从分析错误中有哪些收获,进而如何避免错误。让孩子勇敢的面对错误,进而根据自己的错误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
课后,特级教师李延江根据现场授课情况,分别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课进行点评。他肯定了我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主题切合学生成长实际,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错题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再犯错。同时,对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成长性思维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为了更好地帮助我校数学教师正确认识学生数学错误,李延江老师还与全体数学老师共同交流了教学经验,开展了“从错谈起”的微讲座,从“容错”、“纠错”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引导学生从正面的角度看待错误和失败进行了阐释,包容孩子的错误,有容乃大,因为包容,课堂才会活起来,才能洋溢着生命力。
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有益错误,才有真正的学习,才有实质性的学习活动发生,才有学生健康快乐的再“生长。”
本次主题式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我校今后的数学教学开拓了新思路。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言,学习数学,不仅仅学习数学思维,更重要的,通过数学学会思维。
(供稿:郑贤群 供图:谢羽菲 编辑:王俊玲 审核:胡永忠 推送:李朵)